海风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丁士镛医案三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五、化痰开窍法治愈乙脑昏迷一例

左某,男,5岁。

初诊∶年7月26日。

主诉及病史∶发热半月,抽搐、昏迷4天。

诊查∶壮热神昏,四肢抽搐强直,唇燥齿干,龈色不红,腹胀溲少,舌苔满布厚白,脉象浮滑。西医已予冬眠,体温36.4℃,血压60/30mmHg呼吸不匀,双侧瞳孔缩小,对光反应迟钝。

辨证∶湿遏热伏,肝风内动,热陷心包。

治法∶扶正达邪,化痰开窍。

处方∶苏合香丸1粒,老式猴枣0.3g,2味研末分2次,开水调服,每隔2小时1次。

另∶西洋参3g(另煎冲)法半夏10g陈皮3g广郁金6g九节菖蒲3g焦米仁9g滑石12g猪茯苓各10g方通草3g制天虫10g钩藤10g(后下)1剂

二诊∶神识依然昏迷,脉象较前为振,舌苔边尖稍化,中心灰苔,昨夜惊风又作,显见痰浊遇阻,伏邪难达,正气暗伤,内陷神迷,再拟扶正达邪、化痰开窍之方。

处方∶西洋参5g(另煎冲)姜川连1.5g法半夏10g陈皮5g连心翘12g九节菖3g猪茯苓各12g滑石12g(打)双钩藤10g(后下)通草3g,1剂

至宝丹1粒研末分2次调服,隔2小时1次。

三诊∶两进扶正达邪、化痰开蒙之药,今晨神志稍清,但言语仍含糊,脉象渐转滑数,舌苔白腻稍化,微咳而有痰声,抽搐未作。此伏邪有外达之机,痰浊有分化之象,病势虽有转机,还希不变为要。

处方∶前方续服1剂。另至宝丹1粒,陈胆南星3g研末内服。

四诊∶昨夜得以安卧;神志已清,语言仍含糊,舌苔大化,解下酱色黏腻之粪,足见痰热有外达之机。热势昨夜微起,脉来滑数,病情虽有转机,然痰热尚重,再拟清热化痰开窍,分化湿热之邪。

处方∶姜川连1.5g黑山栀10g大豆卷10g光杏仁10g(打)川贝母3g九节菖3g滑石12g(打)双钩藤10g(后下)通草3g西洋参3g(另煎)

另∶牛*清心丸1粒,陈胆南星3g,2味研末分2次开水调服,1剂。

五诊∶神识渐慧,热亦平和,但舌苔边光,中心浮白而腻,此邪热虽退而痰浊犹存,是以微咳不扬,惟大便溏泄2次,色渐转淡,热邪有下泄之机,余邪留恋,还防复炽,再从泄化着手。

处方∶炒子芩5g姜川连1.5g大豆卷1.5g光杏仁10g川贝母5g滑石12g(打)猪茯苓各10g泽泻10g老竺*5g炒竹茹5g通草3g,2剂

上方出入再服药4剂,病愈出院。1月后患儿父亲来信感谢,并曰情况良好,无后遗症。

本例为会诊病案,鼻饲中药。患儿壮热神昏,唇干齿燥,乃津气欲脱、肝风内动、热陷心包之象,是热为痰浊所遏,邪无外达之机所致,故急以西洋参益气养阴、生津固脱。然患儿舌苔厚白腻、脉浮滑,足见痰湿之重。"唇干齿燥为湿见燥象,非真燥也",这是先父之见,故治疗应以化痰利湿为主。初起以苏合香丸、二陈、菖蒲、郁金等温化寒湿,化痰开窍;滑石、茯苓、通竹等淡渗利湿。二诊时舌苔由白转灰,此痰湿由寒化热,改用至宝丹、川连、连翘、竹*,胆星清热燥湿,化痰开窍。服药2剂后神识开始转清,痰湿渐化,伏热显露,此时又加重清热燥湿之剂,如栀、苓、连、豆卷等,再以牛*清心丸与胆星研末调服,清热豁痰开窍。治本病始终以淡渗利湿为主,结合温化与清化之剂化痰开窍,用之于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,使患儿醒后无后遗症,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果。

六、益肾平肝、清热通络法治愈急性脊髓炎一例

苏某,男,54岁。

初诊∶年6月1日。

主诉及病史∶两下肢瘫痪,大小便失禁两月。

诊查∶神志清楚,两下肢瘫痪,不能活动,无痛麻之感,大小便失禁。头晕,纳差,舌边红苔中白,脉弦有力。查下肢肌力0度,两腿肌肉轻度萎缩。

辨证∶肝火入络,气血失调。

治法∶益肾平肝,清热通络。

处方∶大生地*10g粉丹皮6g炒丹参10g广郁金10g络石藤10g伸筋草10g炒桑枝12g当归6g炒白芍6g珍珠母30g(先煎),5剂

二、三诊∶头晕好转,余症变化不大,原方药10剂。

四诊∶两下肢已能屈伸活动,足胫部发麻,大小便仍无感觉,脉舌如前。综上所观,气血有流动之机,前方既属应手,再以原意深入。

处方∶生熟地*各10g炒丹参10g当归6g炒川续断10g炒牛膝10g炒桑枝10g络石藤10g海风藤10g伸筋草10g制香附10g丝瓜络10g,10剂

五、六诊∶两下肢活动较前有力,肌力已达Ⅲ度,未敢站立。二便稍有感觉,胃纳渐增,腰酸乏力。此肝肾不足,气血痹阻,筋脉失养,再以前方出入。

处方∶生熟地*各12g炒丹参12g炙*芪30g炒川续断12g炒牛膝12g厚杜仲10g煨益智10g台乌药5g制香附10g络石藤10g海风藤10g炒桑枝12g通草5g滑石30g车前子12g(包)10剂

患者服药至3个月,已能拄杖下地行走,小便稍能自控。上方增损再续服药2个月,能弃杖行走,以后配合锻炼、针灸,下肢渐见有力,大小便亦能自调。

急性脊髓炎属中医"瘘证",表现为病变以下的截瘫,感觉缺如,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。病程短的经1~2周的休克期后下肢肌张力和腱反射可逐步恢复,少数病人因脊髓损伤较完全且并发感染可数月甚至数年不能恢复。本例患者病经两个月,仍下肢瘫痪,二便失禁,可见病情较重。虽在农村服中药及针灸,但效果不显。中医"痿证"主要病机为"肺热叶焦",可分肺热熏灼、肝肾不足、湿热浸淫三个类型,治疗以清热滋阴为主,亦即"治痿独取阳明"之意,这是常法。然本案由于病久肝肾不足,又因病而心烦郁闷,肝郁气滞,气郁化火,出现舌边尖红,脉弦有力,头昏等症。丁氏认为此系肝火入络、筋络痹阻,故治疗以益肾平肝、清热通络为大法。方中取珍珠母平肝潜阳;当归、白芍养血柔肝;丹皮参、郁金活血化瘀;伸筋草、络石藤、桑枝清热通络以鼓舞气血流通。当病有转机,肝火渐平,则加重补益肝肾之剂以填精生髓。如生熟地*、杜仲、益智仁等;再以通草、车前子通利下焦,使病情好转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