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风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湿温与湿热病的预防 [复制链接]

1#

本文导读

湿温病治法三禁:禁汗、禁下、禁润湿温病三焦辨证思路、症状及治法湿温病六经辨证思路、症状及治法湿温病分湿、热轻重的辨证思路、症状及治法

01

湿温病治法三禁

湿温病有各种划分方式,这些划分方式是为了方便我们去辨证论治,我们在说治疗之前先讲湿温病治法三禁:

(1)禁汗。

(2)禁下。

()禁润。

吴鞠通的原话是这样讲的:“汗之则神昏耳聋,甚者目瞑不欲言,下之则洞泄,润之则深不解。”

以前看过一本书上有个医案:一位患者夏天受暑后,就一直低烧,有身困乏力这些症状,这是一个典型的湿温病。那个医案里的医生用的是伤寒的方法,给患者发了一通汗,发汗后这位患者就出现神昏、谵语这些症状,然后医生醒悟了,这需要用“温病三宝”了。就给这位患者吃了安宫牛*丸,吃了之后患者就神清热退,然后用养阴祛湿的药收功。

这个虽然看去是一个很精彩的医案,但是第一步其实就治错了,为什么?

第一,这个医案一开始就用了伤寒的汗法,就是使劲去发汗,认为是一个伤寒的病。结果湿温病一发汗过后,就出现了吴鞠通说的情况:“汗之则神昏耳聋,甚者目瞑不欲言。”所以湿温病发汗一定要慎重,如果它往寒化,变成了寒湿了,当然可以发汗。如果是典型的湿温病一定要仔细想一想,到底该不该发汗,很多时候是不能发汗的。

第二,湿温病阻滞气机,三焦气机不通畅,加上肠道被湿热阻滞,容易出现大便不通的症状,很容易想到是伤寒的阳明腑证,就会习惯性地想到用大*、芒硝、承气汤的治法。如果这样治疗,就会不停地拉肚子。青壮年勉强还可以承受;如果是老年人这一拉,可能人就没有了。所以这个一定要慎重,湿温病如果考虑用下法的话,就要看它是否到阳明经上去化热化燥了,如果确实到阳明经化热化燥,当然可以用下法;如果不是,比如还在上焦的时候,就特别要谨慎,先去调畅气机、祛湿。气机通畅了,湿去掉了,其实大便自然就通畅了。

第三,“润之则深不解”,因为它午后发热,前面我们讲过湿温病午后发热,状若阴虚。所以临床上如果把湿温病当作是阴虚,就很容易用上错误的治法。湿温病本来湿气就多,如果去吃一些滋腻柔润养阴的药,就会生湿,助湿,病就会老是不能好,很久都不会好,这个就是“润之则深不解”的意思。

02

湿温病的三焦辨证思路、症状、治法

湿温病用的最多的是三焦辨证的方法,按照三焦分相对比较容易把握。

(一)上焦湿温病

1.主要症状:头痛,咽痛,咳嗽,心烦,心悸等。

2.代表方剂:上焦宣痹汤,三仁汤,三仁汤合银翘散。治法从性味上来讲,以微苦微辛加淡渗的方法。

(二)中焦湿温病1.主要症状:脘痞纳呆,恶心想吐,有可能会伴随着发烧、拉肚子等(因为中焦湿气太多,湿胜则濡泄,所以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)2.代表方剂:藿香正气散,藿朴夏苓汤,温胆汤、三香汤、半夏泻心汤变方。中焦湿温病有两个很重要的治法,一个是辛开苦降,另一个就是芳香化湿。辛开苦降的治法代表方剂如温胆汤,或半夏泻心汤的各种变方。芳香化湿法如上面提到的藿香正气散,藿朴夏苓。另外如一加减正气散、二加减正气散一直到五加减正气散,都是从藿香正气散变出来的芳香化湿方,这是湿温病在中焦非常重要的治法。第一到第三个加减正气散是以湿温为主的,就是适用于湿多热少这种情况;四加减正气散和五加减正气散,其实已经寒化了,变成寒湿,所以就把清热的药减掉,全是温燥的药。(三)湿温病在下焦

1.主要症状:小便灼热或大便不通。

2.代表方剂:治法主要以淡渗利湿为主。

比如《温病条辨》里面的宣清导浊汤这类的处方,有猪苓、茯苓、寒水石、蚕砂、皂荚子等。

0

湿温病的六经辨证思路、症状、治法

湿温病还有一个分类方法,就是从六经辨证去分,这是薛生白《湿热病篇》里主要采用的方法。它就是以《伤寒论》六经辨证的思想去研究湿温病。

我们知道伤寒是以寒邪为主,寒伤太阳,太阳为寒水之经,寒气和太阳经是同气相求的,所以寒邪一来,受伤的首先是太阳经。薛生白认为感受湿温,首先伤太阴、阳明二经。太阴为湿土,阳明为燥土。太阴脾、阳明胃经都是跟湿相关的,同气相求,易受湿邪。所以湿温一来,直接就会影响到太阴、阳明二经。所以他就认为太阴、阳明是湿温病的主要病位,这个就是湿温病的正局。

就像《伤寒论》里面太阳篇的病是伤寒的正局一样。除了太阴阳明二经为正局,其他的如少阳、太阳、少阴、厥阴这四经就是变局。在太阴经上湿温的用芳香化湿、苦辛通降的方法;在阳明经上,有湿气闭郁的同时,在阳明经上容易化热化燥。因为不管是什么邪气到阳明经都容易化燥,这是阳明经气化的特点。所以阳明经上就要用祛湿的治法加上泻下的方法,把阳明的湿气与燥热泻掉。

湿温跟《伤寒》不一样的,《伤寒》在少阳有一个半表半里的问题。在《湿热病篇》里,湿温病在阳明经也有一个半表半里的问题。这个其实在薛生白之前,吴又可就发现了这个问题。阳明的半表半里就是膜原。湿温在膜原就需要开达膜原,就是达原饮的治法,草果、槟榔、厚朴这类的用药。

今年的新冠肺炎很多时候病位就在膜原那个位置,因为肺一损伤就是在下呼吸道,在肺间质那些位置。这个位置就在胃的上口,肌肉的里面,符合中医里膜原定位的位置。

今年我们看到很多新冠肺炎刚开始用藿朴夏苓汤效果还不是特别好,烧还不容易退下来,把达原饮的一组药草果、厚朴、槟榔一加进去,马上就可以退烧,说明今年这个病有在膜原这个特点。

我们刚才讲了薛生白把湿温病分成正局和变局,正局就是太阴阳明二经,刚才已经简略讲了一下,还有其他的四经。

比如在少阳经,少阳就是热化。湿温除了首先波及太阴、阳明之外,还会影响到少阳经。我们常用《通俗伤寒论》里面的蒿芩清胆汤。

湿温如果影响到太阳经,到太阳寒水之经就会出现寒化的情况,这个时候就用九味羌活汤这类的处方,或者人参败*散、荆防败*散等方剂。

如果影响到少阴经,就影响到肾了。比如说湿热痢过久就会伤肾,就会影响到少阴。《温病条辨》里面有一个处方叫地*余粮汤,就是熟地、禹余粮、五味子去补肾收敛的一个治法,这是湿温病影响到少阴的一个治法。

还有影响到厥阴。影响到足厥阴经上面就会动风;影响到手厥阴经上面就会出现神志的症状。

这个在薛生白的《湿热病篇》里面第4条,湿温在肌肉这个层面动风,用地龙二藤汤,有地龙、丝瓜藤、海风藤、秦艽、威灵仙、*连、滑石、苍耳子这些药。

还有就是《湿热病篇》第4条的三甲散,也是影响到手、足厥阴经上面的方剂,有柴胡、僵蚕、土鳖虫、炙鳖甲、桃仁、穿山甲这些药;如果是厥阴湿热形成痢疾,这个跟《伤寒论》里面一样的用白头翁汤。这个就是薛生白六经辨证来分湿温病正局、变局的方法。

04

湿温病分湿、热轻重的辨证思路、症状、治法

以湿和热的轻重来分,我们常说的湿重于热、湿热并重、热重于湿。

(一)湿重于热

1.主要症状:主要表现出湿气困脾,湿气影响气机的症状,但是热不多,不口干,胃不灼热,大、小便灼热不明显。舌质淡或淡红,苔腻。

2.代表方剂:藿朴夏苓汤和五个加减正气散,也就是《温病条辨》中焦篇里面的一加减正气散到五加减正气散。

(二)湿热并重

1.主要症状:口干,口苦,咽喉疼痛,头身困重,大便灼热,小便刺痛。舌淡红或红,苔*腻。

2.代表方剂:三仁汤、甘露消*丹

(三)热重于湿

1.主要症状:口干、口苦、大、小便灼热且不爽快。舌红、苔腻而燥。

2.代表方剂:白虎加苍术汤。

湿温病有很多分类方法,对应不同的病位、病机和有不同的治法。今天我们只是简单讲一讲,挂一漏万,让大家听了有一个概念。(本文根据刘平老师录音整理,未完待续。)

精彩内容回顾

疫情告诉我们,国医传习就是救命卫国!

阅素灵谈面对疫情:发展生命定力,把握人体自有三大药

疫情后中医十大发展趋势

阅素灵的中医自信

疫情月20日左右必然近灭

国医传习所刘平所长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疑似病例

国医传习所医案分享‖新冠疑似病例之老年人退热三则

国医传习所之中医生活

普通咳嗽的家庭食疗(Ⅰ)

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

湿温与湿热病的预防与治疗(Ⅰ)

“歧*传习所”为国医传习所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