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月季花开花也有规律,注意这5点,可以快速增长
之前,我曾写过一篇详细的文章,是关于培育和养护藤玫瑰,从幼苗到花墙的诞生。许多花友说有些细节不够详细,我会再补充详细的。在月季花苗到形成花墙只需记住以下这5点,藤本月季就能顺利开花。
一、日常的修剪
之前,我已经给大家讲了冬天和花后的修剪方法。不管是藤本月季还是灌木月季,都需要定期的修剪和养护。藤本月季花与灌木月季相比,增加了另一种常规的修剪方法——稀疏修剪。
谈到疏叶方法,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,一是提早预防,二是预后修剪。第一,藤本月季的叶子较密,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,导致其枝条多而密集。另外,因为藤本月季花需要拔去,才能长出更多的枝条和花,所以有可能使两个枝条靠得太近,造成叶子重叠。因此,牵引开始时,可将两根枝条分开。
如果牵引力过大,但在短时间内又拉不动,怎么办?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进行修剪了。实际上,修剪的方法很简单,只要把重叠的叶子剪掉即可,不用过于担心,大胆的疏叶。
二、逐渐增加的藤本月季施肥量
每个月都需要定量施肥。虽然不是很精确,但也是暂时的,大多数月季花的受精量基本可以确定。比如,迷你玫瑰就像一年中玫瑰花所需的养分一样多,但是成年玫瑰,由于枝叶的大小和高度几乎没有变化,成年玫瑰的施肥量基本保持不变。由于约60厘米高,这些灌木大约高1米。
但是,藤本月季并非如此。藤本月季植体小到1m,大到4~5m,其种植规模也有所不同。即便是同一品种,在不同的养护方式和种植环境下,其种植规模也不尽相同。在这个时期内,施肥量要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节,以适应月季的生长开花。
具体做法:月季苗期施肥量以1~2年为宜;月季的生长与灌木、月季有很大区别。总而言之,生长周期长。因此,现阶段可根据苗量施肥,盆栽植物应按规定施用水溶性肥料,大田施用复合肥一个月左右。
藤本月季需要生长2年左右,只要植株保持正常的生长状态,经过合理的修剪,植株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尺寸,植株也更粗壮,枝叶更密,对肥料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。这时候,我们就可以开始增加施肥量了。
种植于地面上的藤本月季基本上需要一只半手来握住就能满足需求。说到藤本月季,首先要说它的生长周期,其次要说它的稳定性。结果表明,主次枝将变得较粗,花多,顶枝多,对肥料的需求达到新的水平。因此,现在我们需要再多施一次肥。此后化肥用量基本稳定。
另外,不管是盆栽还是地面栽种,定期喷施叶面肥,叶面肥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数量的增加与枝叶的疏密和大小有关;自然会喷出更多的枝叶,加水量将根据规格进行调整。
三、疾病管理难度大
藤本月季的植株较大,枝叶交叠较多,意味着植株透气性差,发病概率较高。病发时,会迅速扩散蔓延,枝叶多表示病源多,后期治疗也很困难。
藤本月季花非常大,或者说像花墙、拱门、花柱,都很高。在达到一定规模后,我们可能无法看到远处的植物,有些花友会将其挂在树上。这样的话,当疾病发作的时候,治疗是非常困难的,甚至没有可治疗的药物。
四、提前做好寒冬前的规划
此外,东北等严寒地区爱花的人,在买藤本月季之前,也要仔细规划。冬季只要气温低于零下20度,就不要种月季。尽管每个月都有可能在严寒地区度过安全的冬天,但是要保护这么大一株植物免遭严寒的侵袭是完全不可能的。
五、不能忽略移植的风险
谈起藤本月季的移植,许多种花者一时兴起种植藤本月季。他们在花市看到满意的藤本月季时,就会直接买回家去种,或在家中放上花墙或拱门,这样做的风险是很大的。藤苗的移栽与灌木、微月苗、反季节进行。苗根弱小,适应性较强;黄叶、打叶的机率在运输和移栽后较小,移栽后爆盆较快。
在移植后的冬季,藤苗的生长速度会大大减慢,这主要是由于藤本月季巨大、枝叶浓密的原因,所以移植后的藤苗会失去许多根系。几天后,叶子会变黄,最后的枝条开始变黑。最终要像强剪一样剪去大部分枝条,以确保月季能够存活。
如果你想做一面花墙或者一座拱门,那么应该尝试着用幼苗来种植它们,这样不仅花费少,而且幼苗的适应能力更强。否则,正如我们先前所说,移植后会产生大量落叶和黑杠,购买前的规模只能从零开始。如果要买大苗,一定要记得在进入冬眠期后移植月季,这样对植株的伤害会相对较小。
月季花不仅好看,而且香味也特别足,在阳台上养上一盆,不仅可以提神醒脑,还能体现出主人家的品位,所以不要犹豫,赶紧购买吧